“投资是一场马拉松”,长远稳健的收益才能实现财富的真正增值保值。短期的波动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行业的信心,但我们更应该从长远角度思考,判断哪些是风吹涟漪,哪些是惊涛骇浪。
当前中国疫情基本结束,海外疫情正值高峰,大国竞争和全球贸易衰退仍在持续。但从长期来看,疫情不会改变原有的消费趋势,甚至可能对部分趋势起到强化作用。多个金融机构都预测,消费服务、互联网及医疗等大消费行业是未来最确定的投资赛道。
以酒店业为例,疫情限制人员出行和接触,最直接地冲击了酒店行业的营收,威胁到酒店的生存。不仅中国,全球酒店行业都在面临这个难题。
伯恩斯坦(Bernstein)4月下旬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由于新冠疫情,2%的全球酒店将永久关闭。截至4月27日,全球最大酒店集团之一洲际酒店暂时关闭了美国市场10%的酒店,而在欧洲、中东、非洲和亚洲(不包括中国)则关闭了50%的酒店。
由于中国疫情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基本结束,酒店行业的复苏也更快一些。根据专业机构统计,从清明小长假到五一长假的两个主要复苏期,在此期间,各大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的酒店已经恢复经营90%以上,中国成为提振跨国集团经营业绩的重要市场。实际上,这两次复苏都加快了市场向中高的转型:中高端酒店入住恢复速度高于低端酒店,其中中端酒店恢复最快。
这一现象折射出低端酒店和中高端酒店,面对疫情影响抗风险能力的巨大差异,尤其是低端非连锁品牌酒店在此次疫情中受冲击最大。同时,由于旅客对酒店安全、卫生等方面提高了要求,中高端酒店的市场需求也有所提升,双重因素下加速了行业洗牌。
中信建投的研究报告称,未来5年国内连锁中端新建增速年均约25%,非连锁中端新建增速10%,连锁经济型改造空间8000家,非连锁经济型改造空间3.5万家,预计每年转化1500家。总体预计至2024年,国内中端物业总数超6.5万家,渗透率12~13%。
疫情终将过去,优质行业,优秀公司所具备的投资价值和背后所折射的人性规律及经济规律不会有太大变化。目前看来,国际政治关系还将持续在高度敏感期,逆全球化的风险在加大,无论从市场角度还是政策角度,国内消费行业的确定性和可持续性比较强。
而对于具体投资标的而言,酒店的地理位置、装修品质、服务品质直接影响其消费群体和盈利能力。如最近中海华融主推的嘉盛伟德2期产品,项目位于北京西二环核心区域,距离两大火车站交通枢纽均不超过2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酒店为中端轻奢定位,装修品位独特,让客人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享受高品质的旅居体验。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预期该项目的盈利能力有保障,因此在客户资产配置中,我们将优质的酒店项目作为稳健投资的主要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