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董事长陈启宗:十分看好大陆消费市场

成立于1960年的恒隆集团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具资历的上市公司之一,在商业地产领域拥有近六十年经验。1991年1月1 日,陈启宗接任董事长,预见内地经济高速增长将带来发展的黄金机会,开始带领公司拓展大陆市场。恒隆于1992年率先进军上海,建造两个地标式项目——恒隆广场和港汇恒隆广场。至今恒隆已经在内地建造11个商业综合体项目。


作为一家经营近60年,即使在大陆也可以算作前辈的老牌商业地产开发商,恒隆能够保持持续的竞争力与生命力,与其领导人对地区经济发展与商业趋势的深刻洞察是分不开的。自上任以来,陈启宗每年都会亲自撰写《致股东函》,阐述自己对公司发展和商业地产投资的观点。今年他又写了哪些内容?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的?小编节选如下:


到2019年,中国有121个大都市人口逾百万(相对于美国有9个),92个城市人口逾300万、78个人口逾500万、13个人口逾1000万。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的购买力确实非常强劲,而二线城市的龙头如杭州和武汉等的购买力也增长迅速。

根据一项具影响力的研究显示,在中国国民购买的所有高端时尚产品中,仅有略超过四分之一是在国内交易。这个数字在未来六年有望增长至约50%。此外,预计同期的总销售量会翻倍。这几乎是四倍的增长!然而,一位顶级欧洲时装品牌的高层告诉我们,这组数字有些保守。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喜讯,我们最近的收入增长和顶级时装品牌的近期经验均可引证这一点。

将我们的购物商场过去六个月的业绩表现与去年同期进行比较,上海的恒隆广场的零售额及租金收入都保持两位数增长。已经完成资产优化计划的上海的港汇恒隆广场北座实现相若的增长。当主楼南座明年开业时,我们预计将会录得同等增长。

我们的另一座五星级购物商场——无锡的恒隆广场,零售额及租金收入分别增长25%和26%。随着若干高端品牌的进驻,大连的恒隆广场的零售额及租金收入分别跃升27%和30%。往后的几个月会有更多品牌进驻。济南的恒隆广场(预计不久将同样升级至五星级)的零售额及租金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我们的次高端物业——沈阳的皇城恒隆广场业绩也非常出色,零售额及租金收入分别增长29%和23%,连我们两个表现稍逊的购物商场亦实现个位数的低增长。

这组业绩数据证实了中国国内消费表现良好,特别是奢侈品消费方面。这与相关报告以及在中国营运的主要时装品牌的业绩表现相符。目前为止,增长势头似乎非常强劲,且连续增长的势头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我们的内地办公楼也将表现理想,大量的经济活动可使我们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在我们拥有办公楼的每个城市包括上海,我们所建的都是这些城市前所未有的首个真正的甲级办公楼。中国人善于学习;只要问问我们的奢侈品牌租户的高层便可得知。如今,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具慧眼的购物群体之一。

市场因素显而易见:中国的零售市场规模庞大,且其前景相对确定。国内消费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快。高端及次高端细分市场的发展尤其迅速,市场竞争少,我们的利基市场预期会持续增长至少30至40年。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 中国的消费市场并没有受到宏观经济太大影响,消费升级红利仍然存在;


2. 一线城市和头部二线城市的经济活力尤其旺盛,商业地产投资回报可观。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受内外因素叠加影响,始终处于增速调整期。在这样的形势下,哪些行业可以继续保持不错的增长,是很多投资者都在关注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曾公开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过结构调整,中国经济跟过去相比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9年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接近8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达到60.1%,中国消费增长处于需求升级和扩大非常快的阶段,从主要数据来看,消费需求在扩大,消费结构在升级。


从恒隆董事长陈启宗上述《致股东函》可以看出,作为专业商业地产开发商,恒隆从相对微观层面观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也是恒隆继续加码大陆市场的重要依据。


消费市场的增长也同样体现在旅游业。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对GDP贡献的比重也不断增加。2018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5.99万亿元,同比增长10.9%。随之带动着文旅、酒店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恒隆早在2016年就发现这一趋势,并从五星级酒店开始涉足酒店业。


作为一线城市之首的北京,必定是消费升级与旅游增长的最先受益者,与之相关的酒店与商业地产项目,可谓是把握了双重发展红利。这也是中海华融长期看好北京酒店项目的原因,尤其这些项目投入产出比高、现金流运转快、盈利还款有保障,与之相应的酒店金融服务和投融资项目也在快速发展之中。